19文档网
当前位置: 一九文档   /  学习文档  /  教学反思  /  正文

《长方体表面积》教学反思(优秀2篇)

时间:2025-08-21 19:18教学反思

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,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。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,也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?

《长方体表面积》教学反思 1

《教参》中明确写到:表面积这部分内容,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。教学的难点在于,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、宽、高,想像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,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,要让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,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和面积相等,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、宽、高之间的关� 每个人都生活在多维的世界里,看到的事物都不是平面,但在今天的教学中,学生的头脑却很难与立体“接轨”。

以往,长方体展开图教学的落脚点在理解“表面积”的含义。由教师用教具演示展开过程,然后直接出示展开图。借助形象直观的展开图,学生能够较好理解概念,明确其外延。可此次展开图不仅承载着上述“使命”,还有新的“任务”:重视图与体的关系,重视面与体的转化。因此,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展开的过程,感悟面与体、图与体之间的联系。而此次,教材用主题图的形式要求动手操作,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,再展开,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。在操作过程中,没有限制学生剪法,� 在操作完成后,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,对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有较深感悟。

在实际教学中,许多学生找不到窍门,将长方体剪成了若干个单独的部分。教师可以先示范教材中展示图的剪法,并说明操作要求:展开图最好是一个整体,这样便于观察与研究。然后再请学生动手尝试,并鼓励大家剪出与老师不同的展开图。

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尝试、在对比观察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。没有操作就没有经历,没有经历就没有感悟。这里的动手虽然费时,但是必不可少。在课堂中,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将图与体建立起联系。如请他们在展开图中,分别用“上”“下”“左”“右”“前”“后”标明6个面。观察长方体展开图,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、宽、高有什么关系等等。虽然本节课的教学重视了体到面的转化,但对于面到体的转化则力度明显不够。因此可以在长方体、正方体展开图的教学中,增加一个练习环节,请学生先任意确定一个面做下底面,写下“下”,然后想象折叠的过程,在相应的面上标上“上”“左”“右”“前”“后”的文字。

有困难的学生可还原展开过程,标明它6个面。这样,两幅图展开后各有侧重。长方体展开图侧重于建立起图与体之间的关系,而正方体展开图则侧重于面与体的转化。虽然展开图的教学花费了大量时间,

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教案 2

教学内容:

长方体的表面积

教学目标:

1、 在操作、观察活动中,探索并理解长方体、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,并能正确计算。

2、 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,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。

3、 结合具体情境,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,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
教学重点:

探索理解长方体、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,并能正确计算。

教学难点:

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.

教学准备

学生每人准备长方体、正方体盒子一个,剪刀一把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情境导入

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计算一些物体的表面积。如粉笔盒需要多少纸皮?教室的四面墙壁需要土上多少涂料?装修房子要贴上多少瓷砖?这些都需要计算表面积。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。

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?

二、探索新知

1、老师演示课件,学生边看边思考:

1)长方体有几个面,每个面是什么形状?

2)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?它们的面积怎么样?有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?

2、将自己准备的盒子量出长、宽、高,沿一条棱剪开,得到长方体的展开图,并将展开后图形的每个面标上“上、下、前、后、左、右”。

我们把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总和加起来就叫做它的表面积。

3、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。

教学例1:教师演示课件,学生读题,如图。

3cm

5cm

教师启发:“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”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.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.根据长方体的长、宽、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。面积,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.

上、下面变粉色并闪动,学生填空,长__,宽__,面积__;

前、后面变黄色并闪动,学生填空,长__,宽__,面积__;

左、右面变绿色并闪动,学生填空,长__,宽__,面积__。

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:

7×5×2+ 5×3×2+ 7×3×2

上下两面前后两面左右两面

面积的和面积的和面积的和

学生计算其结果。

4、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,要求学生自己做,待学生独立做完后,教师订正。

(7×5 + 5×3 + 7×3) ×2

上面面积 前面面积 左面面积

比较两种方法,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式子改变成第二个式子,而第二种更简便些。

引导学生概括,推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

(长×宽+长×高 +宽×高)×2

三、巩固练习

1、估一估,算一算 18页

2、试一试 .

给棱长为0.8米的正方体木箱的表面涂上油漆,涂漆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?

3、讨论: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?

4、小结:正方体的表面积=棱长×棱长×6

四、总结

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?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用?(铺地砖、粉刷墙壁、计算长方体罐头商标纸的大小,都要用到这部分知识)

五、板书设计.

长方体的表面积

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.

例1.做一个长7厘米,宽5厘米,高3厘米的长方体纸盒,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?

第一种:7×5×2+5×3×2+7×3×2

=70+30+42

=142(平方厘米)

第二种:(7×5+5×3+7×3)×2

=71×2

=142(平方厘米)

答:至少需要142平方厘米硬纸板.

相关阅读

栏目精选

其他栏目

毕业论文

教学教案

教学计划

学习总结

实践心得

教学反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