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文档网
当前位置: 一九文档   /  学习文档  /  教学教案  /  正文

中班爱耳日教案10篇

时间:2025-01-08 15:49教学教案

中班爱耳日教案(通用10篇)
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,进而选择科学、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案应该怎么写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爱耳日教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1

活动目标:

1、使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,耳朵可以听声音,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。

2、通过游戏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关于耳朵为什么能听音的科学视频;

2、耳朵的结构图;

3、各种声音的课件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

1、教师板画“3(反着)3”

师:小朋友们,你们仔细看图,像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?

2、师:你们知道吗,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,今天就是3月3日,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我们要来上一节班会课,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我们的耳朵。

二、活动

1、了解耳朵的重要性。

讨论交流:

(1)耳朵有什么作用?

A:耳朵可以听声音。

B:耳朵是用来听话的。

C:耳朵可以听故事。

D:耳朵可以听音乐。

E:眼镜是架在耳朵上的。

(2)我们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?(学生回答)

2、认识耳朵的'结构。

师:同学们,耳朵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呢?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?

(播放关于耳朵的科学视频)

师:谁听明白了?(让学生复述)

3、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耳朵。

(1)师: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,耳朵可以使我们听故事、听声音......

说明我们的耳朵很有用,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耳朵呢?

(2)讨论交流:

A:不能对着耳朵大叫。

B: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。

C:洗澡时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。

D:听到很响的声音要捂住耳朵……

(3)师生共同小结:

不随便挖耳朵;

不随便往耳朵里塞东西;

不对着耳朵大声喊叫或说话;

听到很响的声音人要走开或张大嘴巴;

当有水进入耳朵时,请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净;如果左耳进水就抬起右腿,把头偏向左侧,用手拍右耳,使水从左耳流出来。

(4)师:如果不保护耳朵,耳朵会怎么样呢?

A:耳朵会受伤

B:耳朵会听不见声音

C:耳朵会聋

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,并补充介绍:如果不保护耳朵就可能会使耳朵的内部一些部位受伤,耳膜如果破了就会听不见声音。

5、游戏“看谁耳朵灵”

(1)师:“小朋友们真棒,知道了耳朵的作用,懂得了要保护耳朵。现在老师想试一试你们的耳朵灵不灵!”

师:“灵!”

师:“好,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‘看谁耳朵灵’”

(2)游戏。(播放声音,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。)

三、总结

1、交流收获:通过今天的班会课,你有哪些收获?(生回答)

2、师:在生活和学习中,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的耳朵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2

活动目标:

1、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声音,发展听觉。

2、知道耳朵能听声音,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。

活动准备:

会发声音的小乐器、课件《机灵的耳朵》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感知声音

1、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,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。

2、听一听有些什么声音?

3、你是怎么听到的?

二、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

1、师播放课件《机灵的耳朵》,幼儿倾听辨别日常生活中的`各种声音。喇叭声、歌声、铃铛声、说话声等。

2、小结: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。

三、游戏:谁的耳朵灵

1、请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,老师在他们的前、后、左、右等不同方向敲响一种乐器,请他们用手指出声音从哪里来。

2、小结: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。

四、讨论如何保护耳朵

1、请幼儿捂住耳朵,老师轻声说话,体验听不见的不方便。

2、讨论:如何保护耳朵?

3、小结: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,不要乱挖耳朵,也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,听到很响的声音要张大嘴巴。小朋友,让我们一起保护好耳朵,让它变的更机灵好吗!”

五、爱耳日

为了让大家重视耳朵,我国自2000年确立全国“爱耳日”,大家要记住,每年的3月3日及是“爱耳日”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3

教学目标

1、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,并学会正确的自护方法

2、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,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。

教学准备

各种动物的声音。

教学重点与难点

知道耳朵的作用,懂得保护耳朵的方法。

教学方法与手段

谈话讨论法;声音辅助教学。

活动过程:

教师活动

幼儿活动

设计意图

一、导入激趣。

1、请幼儿猜谜语:左一片,右一片,隔座山儿看不见。

2、幼儿猜出后,请幼儿摸摸小耳朵。

从猜谜进入活动,使幼儿能够简单感知耳朵。

二、讨论耳朵的作用。

1、介绍耳朵的作用:小朋友你们知道耳朵是用来干吗的'吗?

2、请幼儿讲感受,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,可以听出不同的声音。

3、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,让幼儿听辨。

4、请幼儿闭上眼睛,请本班阿姨说一句话,让幼儿猜测,再次体会耳朵能听见声音。

5、教师小结:耳朵的作用很大,可以听见不同的声音。

先用耳朵去听音乐,然后用双手捂住耳朵,感受一下能否听到声音。

从闭眼倾听、分辨的活动中感知、体验耳朵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。

三、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。

1、师:耳朵对我们重不重要?

2、耳朵真的很重要,那我们在生活中要怎样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呢?

3、我们要怎么样保护耳朵呢?

4、根据幼儿讲述的进行小结。

(1)防药物中毒。乱吃药可能会造成听力下降,甚至耳聋。因此,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,千万别多吃乱吃。

(2)防噪声。过大的声音,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,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。要注意远离噪声,不听耳机。

(3)防进水。游泳或洗澡、洗脸时,应特别注意,防止水进入耳内。

(4)防揪打。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。

(5)不挖耳。不用手、其它东西挖耳朵,更不能往耳里塞放异物。

(6)不戴耳环。

(7)了解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,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。

讲讲自己保护耳朵的方法,或者是自己知道的方法。

学习用手把耳堵住,并张大嘴巴

中班爱耳日教案 4

一、认识耳朵

请问小朋友,左边的图片是什么?

现在请用手摸摸你的耳朵。什么感觉?

我们做一个小游戏,观察一下自己的耳朵和别人的耳朵(照镜子)。

你在观察的过程中,发现了什么?

对,我们每个人的耳朵都不一样。

一、认识耳朵

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,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、保护自己的耳朵。

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:外耳、中耳、内耳。

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,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。

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-锥骨、镫骨和钻骨上相震动,将声音传到内耳。

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,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,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。

耳的结构示意图——人耳内结构示意

耳的结构示意图——耳廓外结构示意

二、了解耳朵的功能

1、师:谁能告诉老师,耳朵有什么用处呢?

幼儿:听声音。

二、了解耳朵的功能

2、游戏:

(1)师:请同学们闭上眼睛,说出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。

(放录音:雷声、鼓掌声、笑声、钟声)

幼儿回答听到的声音。

师:小朋友刚才都闭着眼睛,你们听到这么多种声音,是怎么做到的?

幼儿回答。

二、了解耳朵的功能

游戏:

(2)师: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游戏,《请你猜猜我是谁》,在一起生活的同班同学,对他们的声音应该比较熟悉了,现在要蒙上你的眼睛,找同学与你对话,请你通过听声音说出同学的名字,猜对的同学有奖哦!

开始游戏。请个别幼儿出来猜一猜(条件允许集体玩),猜对的同学奖励红花一朵。

师:我们眼睛看不见,这次能准确的说出同学的名字,可多亏了咱们的耳朵呀!

三、保护耳朵

1、耳朵会生什么病

师:这些聋人有的是先天性耳聋,有的则是因为耳朵生病保护不当而导致耳聋,那么,耳朵会生什么病呢?

幼儿自由说。

耳鸣的原因1:感染和外伤。

如患上了中耳炎,或者是内尔受到了感染,耳朵处有外伤等,都有可能出现继发性的耳鸣,耳鸣有2种,分为纯音型耳鸣、中高频耳鸣。而且耳鸣也分为间断性和持续性的。在人们的耳部受到急性感染的时候可能为搏动性。

症状:患者会有明显的听力减退、耳闭塞,如果是耳部有外伤的话还可能伴随着眩晕。

耳鸣的原因2:听神经瘤。

患上听神经瘤的患者通常都会出现耳鸣的症状,其现象为持续性、进行性、单侧或者双侧都会出现耳鸣,同时还可能会听力减退,头晕等。这种听神经瘤是累及脑桥小脑角并且对耳蜗、前庭系统有外周或者中枢性影响的肿瘤。

症状:先兆是听力出现减退,并且耳鸣、眩晕、耳闭塞等症状有持续1个小时以上的,就应该到医院进行诊断了。

耳鸣的原因3:噪声影响。

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,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,对高危人群(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)要注意噪声防护。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、耳塞等。此外,要注意不要长时间,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。

耳鸣的原因4:精神紧张和疲劳。

当人们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均易使耳鸣加重,或者出现间断性耳鸣的症状。因此适当调整工作节奏,放松耳鸣患者的情绪,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。

耳鸣的`原因5:不良习惯。

饮食不当也会引起耳鸣,如经常摄入咖啡因和酒精,加重耳鸣症状。如吸烟会降低血氧,当缺氧的时候就会对内尔毛细胞造成损害,引起避免引起耳疾病。

耳鸣的原因6:耳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症。

耳郭软骨膜炎、复发性多软骨炎、鼓室硬化症、自身免疫性咽鼓管炎、分泌性中耳炎、耳硬化症、胆脂瘤、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、梅尼埃病、突发性聋等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耳鸣,相关患者应该要警惕。

三、爱耳日简介

1998年3月,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,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、数量多、危害大,预防薄弱这一现实,提出了《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》的第2330号提案。

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,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、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,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。

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,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,老年性聋949万;由于药物、遗传、感染、疾病、环境噪声污染、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。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、学习和社会交往。

每年的爱耳日都会有一个主题,到今年2018年第19爱耳日,而今年全国爱耳日主题:“听见未来,从预防开始”。

四、保护耳朵

2、我会保护耳朵。

师:究竟应该怎么样保护耳朵呢?

在日常的生活中,往往是一时的不注意,就可造成耳聋,使人终生遗憾。爱耳从小做起。

1.防药物中毒。药虽然能治病,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,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,会造成千万别多吃乱吃。耳疼或不舒服应马上去医院检查。即使没毛病,每年也应去体检一两次。

2.防噪声。过大的声音,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,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。要注意远离噪声。当突然出现噪声时,可用手把耳堵住,并张大嘴巴。儿童最好不用耳机听收音机。

3.防进水。游泳或洗澡、洗脸时,应特别注意,防止水进入耳内。如感觉耳里进水,应立即侧耳单脚跳,让水流出来,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,把水吸出来。

4.防揪打。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。揪耳朵,打嘴巴都对耳有害

5.不挖耳。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、别针等物掏耳,这是不好的习惯,应避免。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、小球等其他物品。

6.不戴耳环。有些小女孩喜欢扎耳朵眼,佩戴耳环、耳坠等装饰物,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。耳朵皮肉很稚嫩,上边挂个金属物,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5

一、领域:

科学

二、活动内容:

耳朵听听乐

三、活动目标:

1、感知耳朵的作用,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。

2、喜欢玩听觉游戏,有初步的保护耳朵的意识。

四、活动重点:

感知耳朵的作用。

五、活动难点:

有初步的保护耳朵的意识。

六、活动准备:

小镜子、耳朵图片、录音机等

七、活动过程:

1、播放歌曲,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?导入主题。

2、观察图片,认识耳朵及作用。让幼儿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,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。

3、游戏:《你的耳朵在那里?》每人一个小镜子,观察自己的耳朵。

(1)出示耳朵的图片,进一步观察耳朵。

(2)幼儿讨论:

1、耳朵的外型,观察发现每个人的耳朵都不一样。怎样保护耳朵。

2、每个人都有耳朵,耳朵能帮我们听到许多声音。

3、我们要保护好耳朵,不要让耳朵受伤;不要往耳洞里塞小物品,不能对着小朋友的'耳朵大声吼叫等等。

4、游戏:《听听说说》继续感知耳朵的用途,通过游戏分辨出各种声音。

5、活动结束。

爱耳健康小知识

保护耳朵小常识

第一,不要经常掏耳朵,我们的耳道有很强的自洁能力哦,不需要特殊地去清理它,过度清理会造成耳道损伤,可能会产生耳道炎等耳道的感染,因此,我们要避免不必要地掏耳,也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。

第二,要好好保护听力,听力的影响主要跟噪声接触有关,所以我们要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,听到很响的声音要张大嘴巴。在班级里也不要大喊大叫,尤其不能对着小朋友的耳朵大声吼叫。

第三,避免耳朵进水,在游泳、洗澡、洗头时,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,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言。

第四,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,正确的擤鼻涕方法:用手压住一侧的鼻孔,轻轻用力向外呼气,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,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。或者用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下方,不压住鼻孔,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呼气,将鼻涕擤在手绢里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6

教学目标:

1、了解爱耳日

2、孩子为什么会聋?

3、怎样防治?

教学重点:

人的耳朵由哪几部分组成

教学难点:

预防耳聋

教学过程:

一课时

一、爱耳日

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的“爱耳日”,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,减少耳聋的发生,加强耳病的防治,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体素质。

二、为什么会耳聋

孩子为什么会聋?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先天的,有后天的。有由于遗传、感染、疾病、环境噪音污染、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聋而药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。在每年新增的3万多名聋儿中,大约有一半是由于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!一个健康的孩子因为在发烧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或链霉素,病好之后却发现孩子耳朵听力下降了,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。

三、耳朵的`组成

人的耳朵由哪几部分组成?

1.人有外耳--中耳--内耳三部分组成。

2.外耳、中耳具有集音、传音、扩音作用;

3.内耳具有位置觉、平衡觉和感音作用。

四、耳聋能遗传吗?

先天聋的发病率约占我国聋人的50%,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%,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稳性遗传。具有关文献报道,在正常群体中,近亲结婚率仅为2‰为近亲结婚。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聋的主要因素。

五、预防耳聋

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,首先要做到:

(1)严格执行婚姻法,绝对禁止近亲结婚。

(2)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,如各种原因非婚不可者,婚前一定绝育。

(3)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。

(4)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,第一胎为先天聋儿,绝不能再生第二胎。

(5)耳聋青年男女,通过耳聋遗传咨询,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史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7

活动名称:

保护耳朵活动目标:

1、知道耳朵的功能,会用耳朵辨别不同的声音。

2、懂得耳朵对人的重要性,了解保护耳朵的办法。

活动重难点:

知道耳朵的功能,了解保护耳朵的'方法。

活动准备:

音乐、铃鼓、黄豆、PPT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活动

1、通过复习歌曲《小手拍拍》导入活动

播放《小手拍拍》音乐视频,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。

2、重点提出耳朵来讲。提问:耳朵在哪里,长什么样?幼儿讨论并回答。

教师总结:耳朵摸起来软软的,像数字3,每个小朋友有两只小耳朵。

二、具体过程

1、了解耳朵的用处

(1)耳朵能听见声音直接提问:耳朵有什么作用?幼儿讨论并回答。教师总结:我们的小耳朵能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。

(2)游戏环节—猜一猜。

师:现在,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,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老师在干什么?我看看你们谁最厉害,猜的又对又快。

幼儿们闭上眼睛后,教师做动作,让幼儿猜出老师在干嘛。

师:咦,奇怪,你们不是都闭着眼睛吗,怎么还知道我干了些什么呀?

幼:我们听见了,用耳朵听的。

(3)再次游戏,让幼儿感知耳朵的用处。

让幼儿闭起眼睛,分别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话,让其与幼儿猜出他是谁。提问幼儿耳朵能干什么?教师总结:

我们的耳朵可以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,说话声、拍手声、音乐等等。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耳朵除了能听见声音,还有分辨声音的功能。

2、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

教师播放ppt图片,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的行为,并进行讨论提问。

(1)不用力揪耳朵。

(2)不用棍子或者尖的东西戳耳朵。

(3)避开噪声,例如鞭炮的爆炸声,当发现有人燃放鞭炮时,我们应该站得远一些,或用手捂住我们的耳朵。

(4)天气还冷时还要戴耳帽、围巾等,保护好耳朵,不要被冻伤。

(5)继续讨论保护耳朵的其他方法

A、教师拿出黄豆提问:那我现在想把这颗黄豆塞进耳朵里行吗?

幼:不行,那样就听不见了。

教师总结:小朋友们说的很对,我们千万不能把这些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,那样做是很危险的,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。

B、游泳玩水、洗澡时,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,一旦有水入耳,应及时将水倒出,或者用毛巾马上擦干。C、耳朵生病时,要及时看医生。

三、结束部分

做律动《小手拍拍》结束活动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8

目标:

1、学会保护自己耳朵以及正确的方法。

2、知道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

3、初步掌握有关健康的常识。

4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。

5、具备预防与治疗自我保护意识。

准备:

多媒体设备,乐器。

流程:

1、引入兴趣。触摸小耳朵,玩猜谜游戏:"左一个,右一个,两座山却看不见。"

2、探讨耳朵的功能。

1)讲解耳朵的功能:孩子们知道耳朵是用来做什么的.吗?(幼儿回答)首先让孩子们用耳朵听音乐,然后用手捂住耳朵,体验是否还能听到声音。

2)幼儿分享感受,认识到耳朵能辨别不同声音的重要性。

3)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,让幼儿分辨。

4)让幼儿闭上眼睛,由他们熟悉的一位老师说出一句话,让他们猜一猜,进一步体验耳朵能够听到声音的作用。

5)教师总结:耳朵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,能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声音。

3、讨论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耳朵。

1)耳朵对我们来说重要吗?

2)保护耳朵,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(请幼儿发表意见)

3)如何保护耳朵呢?

(1)防止药物中毒。某些药物会降低听力,甚至造成耳聋。因此,孩子必须按医嘱准确服用药物。若出现耳痛或不适,需及时就医。即便没有问题,也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。

(2)避免噪音。过高、刺耳的声音会对听力产生影响。要远离噪音环境。遇到突发性噪音时,可以用手捂住耳朵并张嘴。儿童应避免使用耳机。

(3)防止水入侵。在游泳或洗漱时要特别小心,不要让水分进入耳朵。如有水分进入,可采取跳跃动作或用棉签轻轻插入耳道以吸出水分。

(4)不要揪打耳朵。耳朵不宜揪拽或击打。

(5)不要用耳勺或其他尖锐物品掏耳朵。也不要在耳朵里塞入豆子、小球等物品。

(6)不要戴耳环。女孩打耳洞、戴耳环也会对耳朵造成伤害。因为耳朵皮肤娇嫩,挂饰物易导致损伤。

(7)提高对全国爱耳日的认识,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。

教师提醒: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。有些孩子喜欢将纸片塞进耳朵里。今天开始,希望所有孩子们都能学会保护自己的耳朵,避免将物体塞进耳朵,并保持讲话轻柔,不大声喧哗等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9

一、教学目标:

1.使幼儿了解可听觉保护和爱护耳朵的重要性;

2.培养幼儿正确的听觉卫生习惯;

3.提升幼儿对声音的辨别能力。

二、教学准备:

1.图片或实物:听力表,耳塞,耳机等;

2.录音设备;

3.幼儿园音响设备;

4.绘本故事:《小兔乖乖爱洗澡》。

三、教学过程:

Step 1:引入主题(10分钟)

1.老师可通过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一首快乐的歌曲,引起幼儿的兴趣;

2.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:“今天是幼儿园的爱耳日,我们要学习如何爱护耳朵,保护听力。”;

3.老师问幼儿们:“你们知道耳朵有什么作用吗?为什么要保护耳朵?”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。

Step 2:了解耳朵和听力(20分钟)

1.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们展示耳朵的结构,然后进行简单解释;

2.通过播放录音,让幼儿们模仿不同音调的声音,让幼儿们感受耳朵对声音的接收能力;

3.教师讲解耳朵受到噪音的伤害时可能产生的危害,如影响听力,引起头痛等。

Step 3:学习正确的听觉卫生习惯(25分钟)

1.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正确的听觉卫生习惯,如避免使用音量过大的音响设备,不揉鼻子,不乱揉耳朵等;

2.在教室中设置听力表,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听力测试,然后邀请幼儿们逐一参与;

3.教师鼓励幼儿们互相交流,分享自己的听力测试结果。

Step 4:阅读绘本故事《小兔乖乖爱洗澡》(15分钟)

1.教师向幼儿们展示绘本《小兔乖乖爱洗澡》,并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和故事中小兔乖乖的'习惯;

2.教师朗读故事,注重语音语调,引导幼儿们注意听和理解故事内容;

3.教师与幼儿们进行互动,询问他们对故事的理解、小兔乖乖的表现等。

Step 5:游戏和互动(20分钟)

1.游戏1:“快乐音符大合唱”:教师准备不同音调的音符卡片,让幼儿们随机抽取,然后模仿音符上的音调发出声音,集体合唱;

2.游戏2:“耳朵宝宝跳舞”:播放不同音乐,让幼儿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跳舞;

3.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,询问他们对不同声音的感受。

四、课堂小结(10分钟)

1.教师与幼儿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验,强调正确的听觉卫生习惯的重要性;

2.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听觉卫生习惯;

3.鼓励幼儿们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,并鼓励他们在家中保护自己的听力。

通过本次活动,幼儿们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,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保护和爱护自己的耳朵。他们也锻炼了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,并通过游戏和互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。这些有趣的学习体验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觉卫生习惯,保护听力并享受健康成长。

中班爱耳日教案 10

班会主题:

珍爱听力,健康成长

活动目的:

为有效开展聋儿预防工作,减少耳聋发生,通过爱耳班会活动,使学生知道爱耳的重要性,掌握爱护耳朵的一些知识,唤起学生的防聋意识,提高学生身体素质。

活动准备:

学生查找历次我国爱耳日的主题内容及了解相关的爱耳知识资料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导入激情

(播放音乐,令学生陶醉在悠扬的乐声中)

主持人: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?是啊,悠扬的乐声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。如果耳朵失聪了,那又会是怎样呢?(指名回答)

二、珍爱听力知识抢答

主持人:耳朵是语言交际、音乐欣赏所不可缺少的"接收器"。2007年3月3日是第八次全国爱耳日,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,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、言语残疾人127万,这是一个数量众多、困难突出的社会群体,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,听力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发育与成长。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爱听力,快乐成长。

问题1:“爱耳日”为几月几日?(3月3日)

问题2:我国爱耳日活动从哪一年开始?(2000年)

问题3:为什么要设立爱耳日宣传活动?(提高全民的爱耳意识,减少耳聋发生,提高人口素质)

问题4:今年3月3日为第几个“爱耳日”?

三、珍爱听力知识园

主持人:目前,我国听力语言障碍人数高达2057万,北京现有听力语言残疾人达20多万,而这一数字,正在以每年2万至4万的速度递增。在这些存在听力障碍的人当中,因为不在意保护而造成后天失聪的占80%以上。专家表示,耳部及听力受伤害的群体越来越趋向年轻化,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、用耳方式都会对脆弱的耳朵产生伤害,如果不注意用耳健康,那么您将遭遇名副其实的“无声”。加强耳病防治,不在一朝一夕,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,它与我们的'生活息息相关,有谁通过查资料,知道耳的预防保健知识?

1、耳不妄听不同的声音或语言对大脑是一种刺激。因此,不听对健康不利的东西,且音量要适宜。听广播也要有选择地听。

2、耳勿久听如久听噪音可发生噪音性耳聋。强烈的声音对听力损害更大,可闭口掩耳避免之。听时间久应休息一会儿,避免听力疲劳,如有时开长会,中间不休息,效果就会降低。

3、叩鸣天鼓静坐闭目养神,用双手心紧贴两耳孔,五指贴耳后脑部,用示指、中指和无名指叩后脑部24次,然后快速将双手掌离开耳孔,如此,连续做10次。此运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强志、聪耳明目等作用,可防耳病。

4、耳常按摩用双手按、揉摩两耳廓,再牵拉两耳廓,以其发热发红为度,反复进行多次。可在鸣天鼓后进行。

5、防药损耳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毒素和氯霉素等,可引起药物性耳聋,尽量不用或少用。

6、切忌挖耳欲话说:“耳不掏不聋”是有一定道理的。耳痒用火柴棒、头发夹和毛线针等硬物挖耳道,可引起耳道损伤发炎化脓,应当禁止。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,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,必要时可就医耳科检查处理。

主持人:其实,要保护您的耳朵,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,让自己更聪一点,不算太难,注意、呵护有关耳朵的细节,就一定会让你拥有一对健康的耳朵,享有健康的听力。说说你以后会怎样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?

1.避免长时间待在太嘈杂的地方,如歌厅、迪厅、演艺酒吧。

2.在高噪声的环境下工作,要配戴适当的护耳罩及耳塞。

3.耳朵发炎或耳鸣,要立刻看医生。

4.用耳机听CD、MP3等时,不要把音量调得太高,时间别太长。

5.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,不需特别清理,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。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,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,形成嵌塞,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。

6.洗头或沐浴时,可用棉花球塞耳,防止污水流入耳道。游泳时要用防水耳塞。

主持人:珍爱听力,快乐成长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耳朵的保健。

相关阅读

栏目精选

其他栏目

毕业论文

教学教案

教学计划

学习总结

实践心得

教学反思